10/11

三天連假之後, 可以預期, 又需要一點時間溫習上學的記憶

一早妹妹七點就把全家叫醒, 於是今天有很長的時間好好吃早餐看個卡通培養心情
不過早餐吃一半還是又說:我今天不要去上學, 我想要自己決定!

早就料到會有這種收假症候群, 所以昨天就開始跟她說, 我們要給老師看我們去騎士堡還有大安森林公園的影片啊~還有昨天妳做的湯瑪士喔!!
終於在醒了將近一個半小時之後, 我也答應她會陪她進教室之後, 願意踏出家門去上學

抵達之後換好室內鞋, 老師出來迎接, 阿和開始躲到我身後, 但是老師跟她說話的時候又面露笑容
於是馬麻開始拿出手機要她自己選影片給老師看, 就在這看影片的三分鐘之間讓她慢慢重拾跟老師相處的回憶

進教室放東西之後再到院子吹泡泡, 前前後後陪了約30分鐘, 還好最後分開的時候阿和只小哎了一下說我要馬麻~然後就沒事了! 

大概是在門口吹泡泡的時候, 看到很多位大班同學跟爸媽抱緊緊之後就可以說掰掰, 過程都很平和溫暖, 多少有點影響吧!!
其實看得出來她是喜歡老師跟在學校玩的, 只是還不習慣一個人上學這件事, 老師都說她真的很棒唷!!



10/12

早上八點睡飽起床之後,吃著爸爸費心買到阿和喜歡的+便於好好順利吃完的早餐(草莓果醬夾心麵包棒)
一開始又有說不想上學,我說我今天要還老師書啊~~終於找到了要趕快拿去還!! 然後阿和就沒再說什麼了

順利地比昨天提早了一些在八點五十分左右抵達幼稚園,一路上阿和再三跟我確認說等一下可以陪她一下下嗎?
我說好啊~但是昨天陪了很多下,今天一下下喔~等換好鞋子,再陪一下下就要跟老師進去唷!
阿和哎了幾聲。。。。(啊明明連絡簿上老師就有寫說跟妳約定好了,換完鞋子就可以跟爸媽說掰掰耶?!)

等換好室內鞋,老師出來迎接,因為同時還有其他小朋友陸續抵達,所以老師先帶她們進去放東西
過了一會兒再出來,老師牽起阿和的手,三個人往屋裡移動,然後一踏進門老師就把阿和抱起來,沒打算換鞋的我就站在門外
阿和一發現我沒要進屋裡,又發現被老師抱著,就開始"我要馬麻~~" 
不過喊了兩聲加上老師不知道在她耳邊說什麼,遠遠的就沒聽到聲音了

後來老師說,早上只要跟阿和聊到如如妹妹,阿和就可以馬上轉換情緒變成以姊姊的身分開始聊天

早上第一堂課結束之後,老師來電表示阿和說願意留下來上下午的美勞課!! 願意嘗試真是太棒了~
今天更進步的是,還願意跟同學手牽手!!

好笑的是,本來媽媽還想說YA~如如下午終於可以好好在床上睡個午覺,不用遷就姊姊的作息時間 (因為昨天早起的阿如在接姊姊的去程就已經在推車上睡著,到家之後怕抱起來又醒了,就繼續在車上睡,結果總共也只睡了一小時就醒了。。。)
沒想到。。早上媽媽好意讓如如睡到九點自然醒,結果時間都走到下午兩點了,這小姐還是不願意睡,一進房間就搖頭狂哭,出房門就一直指著樓下,原來是覺得奇怪怎麼沒有出門去接姊姊是吧?!
跟她說明今天是要先睡覺再去接姊姊,因為姊姊想上下午的美勞課,但是顯然如如聽不懂或者不接受。。。
就這樣盧著又多玩了一個小時,快三點吃著點心地瓜,吃不到五分鐘,就又第二次讓我看到她邊吃邊翻白眼搖頭晃腦打盹兒!!!!

趕快抱起來讓她在肩上睡熟,一邊盤算著這樣是要怎麼在三點半接到阿和呢?!!已經來不及請大姊提早來支援,又不可能抱著她坐車去接
只好打電話跟老師說明了情形,還好老師說阿和雖然午睡只是躺著沒睡著,但現在美勞課畫的正開心~那就等吃完下午點心,四點半再來接她好了!

歐爺~~緊迫的時間表又多了一個可以喘息的空檔!!

雖然阿和沒有午睡,但回家之後的精神跟情緒卻都相對顯得穩定且不錯
晚餐雖然應該是因為還是累了沒辦法坐定而且要媽媽餵,但食量跟速度也都很好
只是這上全天班的初嘗試,讓回家之後的阿和行程變緊湊了
吃飯洗澡跟妹妹玩一下騎個腳踏車陪爸爸吃飯聊個天玩個捉迷藏,就差不多九點準備上床睡覺
媽媽看在眼裡覺得捨不得啊~雖然我跟如如的行程可以鬆一點,但,全天班還是上個兩天左右(如果寶貝還願意的話)就好了~剩下三天就在家裡抱著毛毛被睡個暖呼呼的大頭覺吧!


阿和今天自己主動說的其中兩件事很好笑
她說"我今天又交了第三個朋友,是某某某喔"
爸爸問她說,那他有跟妳說什麼嗎?
阿和很寶的說," 當~然沒有啊~" 
然後馬麻問她說," 那。。他會說話嗎? " 
阿和說,"我不知道。。。。"

喵~這三歲小孩的交友定義是什麼啊?!哈哈~~


其二,

回家的路上阿和跟我說,"我今天有跟老師一起進去開會喔~" (
沒睡著的阿和,老師怕她孤單,帶著她一起去開個十分鐘小會)
我說"是喔~開會啊~"
阿和說"對啊~可是我都沒有說話喔!"
。。。。。
實在忍不住想說,老師開會妳想說什麼話啊?!

不過我想,以後開會,阿和應該是會主動發表很多意見的人吧~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um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